7月31日,县应急委办公室召集县应急局、县气象局、县水利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9个县级部门,对2019年8月全县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了会商分析研判,形成了《2019年8月全县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报告》。现印发你们,请结合自身实际,提早谋划,做好各种防范应对工作。
附件:2019年8月份全县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报告
大英县应急委员会办公室
2019年8月12日
2019年8月全县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报告
经过分析会商研判综合判断,8月全县自然灾害种类为暴雨、洪涝、地灾、干旱、森林火灾和生物病虫灾害,需防范各类自然灾害对群众生活、交通运输、油气管道、通信电力、重大投资项目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造成不利影响,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应对上述各类自然灾害,保护全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全县社会稳定。
一、前期气候特点及雨水情概述
汛期以来(5月1日至7月30日),我县平均气温24.0℃,比历年同期偏低1.4℃。累计降雨量532.3毫米,偏多22.1%。大于0.1毫米的降雨日数为51天,偏多10天。6月5日、7月22日全县出现了2场区域性暴雨。7月下旬以来,局地短时强降水、大风、强雷电等强对流天气突出。辖区内涪江、郪江两大主要河流尚未出现洪涝灾害(涪江射洪站最大流量出现在7月29日,流量为2490立方米/秒,距警戒流量尚差5610立方米/秒,郪江胡家坝最高水位出现于7月31日,水位为303.02米,距警戒水位尚差1.28米)。受“7.22”强降雨影响县域内仅寸塘口河、马力河两条河流出现中等强度洪涝灾害,其他中小河流均发生警戒水位以下的明显涨水过程。
二、8月水情趋势及主要降雨天气趋势预报
根据气象及水文预测资料分析8月平均气温27.5~28.5℃,正常略偏高,月总降雨量170~190毫米,较常年偏多1~2成。其中:2~3日,中到大雨;4~9日,有持续性降雨天气,过程雨量累积大雨量级;12~14日,中到大雨;18~20日,小到中雨;27~29日,中到大雨。预计8月涪江、郪江等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的洪水概率较低,其中涪江干流在8月6日左右将出现一次明显洪水波动,预测流量在3000m3/s左右;其他中小河流在8月12日~14日与27日~29日期间可能因降雨出现明显洪水波动,但出现超警戒洪水的可能性较小。
三、地质灾害防治
目前,我县共有66处地灾隐患点,其中滑坡24处,崩塌33处,不稳定斜坡9处,共威胁344户9236人,威胁财产8746万元。主汛期是全县地质灾害频发、多发期,要密切严密关注雨晴、水情、地质灾害隐患点动态变化情况,积极做好预报预警、主动避险等相关防范应对工作。
四、涪江船舶度汛
因我县境内涪江段属自然河段,受2018年“7.11”特大洪水的影响,对辖区内渡口及防汛设施设备造成了较大损毁,同时金井坝渡口上游在建工程红江渡改桥项目因施工对河道进行填河建坝,放水口狭窄,造成该处水流湍急,致使今年防汛工作增加了较大压力。
砂石改革船舶停采至今,我县籍38艘采石船已拆解9艘,现有11艘采石船及配套船在生产,18艘采石船及相关配套船舶处于停业状态,货船43艘有4艘处于停业状态。全县统一规划船舶停靠点位,完成了14处防洪桩建设。6月1日开始,我县所有船舶按要求在行业部门的指导下已全部进入停泊区停靠,并由县政府出台了船舶避险位置停泊公告。
五、防范应对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防范强降雨带来的危害,进一步强化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安全巡查和临灾预警工作,加强对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山地灾害的监测和预防工作。二是主汛期,注意防范雷电、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定期组织开展城区重要内涝点等各种排水设施检查,及时疏通河道和排水管网,加强城市防洪排涝设施的清理工作,增强城市防洪减灾能力。三是做好山洪、中小河流及水库的洪水防范,确保全县山洪灾害点监测责任人到岗到位,中小河流及水库的汛期水位安全可控,加强重点区域的隐患排查治理。四是做好大春作物中后期病虫防治及收晒入库相关工作。五是相关单位要加强汛期船舶安全度汛工作,坚持实行在岗领导带班,值守人员24小时值班;加强船舶停靠的技术指导,钢缆、发电机组等重点部位检查,充分利用好涪江流域群、短信平台、微信群、责任片区群,及时、准确传达信息,便于正确的做好研判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