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府办函〔2019〕93号
大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县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53号提案的
复 函
民进大英县总支:
你总支在县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城市公共设施管理工作的建议》(第53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科学规划布局,提升城市品位
2019年,我县以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为契机,加大市政设施投入,加强市政设施管理,市容市貌得到明显提升。一是坚持“西向融入、拓展东南”理念,借鉴先进经验,科学谋划布局,加快城市景观工程建设,完善城市小品、旅游标识标牌。二是按照“生态城建、绿色宜居”理念,实施“城市绿心”提升计划,逐步实施魁山公园、小溪河、郪江沿线等景观提升改造,营造生态宜居环境,提供漫步、闲游空间。三是按照“统筹布局、均衡共享”的目标,遵循配套完善、分布均匀、分期实施、协调发展的原则,建设由城市级、居住区级、组团级公共设施组成的三级公共设施系统、形成完整的公共设施网络,方便市民生活。
二、加强市政管护,完善城市功能配套
一是缓解停车难。已完成城区政府广场、银杏街、府院街、铜鼓街等九处共计20000平方米停车场、350余个地面公共停车位建设;在青龙坡还迁房配建48000平方米停车场。已启动县医院、卓筒公园公共停车场项目投资工作,正在与社会投资商进行投资商谈,计划通过BOT模式在县医院等处建设广场公共停车场。同时公交车体制改革正在抓紧进行中,拟通过新建城市公交首末站、城市停车及车辆充电功能,改革成功后城市公交体系将得到提升,公众出行将更加绿色低碳。二是解决如厕难。在文体路、滨江北路、湿地公园B区、蓬莱大道、太吉大道等点位新建公厕16座,改建中海大道、小木屋、朝阳路口、郪江中路、郪江南路等点位公厕13座。正规划体育广场、魁山公园等A级旅游厕所改造项目,拟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城区范围内公共厕所合理布局及建设。三是维护市政基础。根据“天府旅游名县”创建要求,在高速路出口、游客中心等重要节点设置县域旅游导览图,增设旅游景点路标2处,完成中海大道、花园大道、卓筒大道、环城路、江南路等路标修复,分批次维护政府街、威武街、御景天下后街、金元街等人行道,更换损坏的井盖20余套,维修破损道路30000平方米,维护城区全部道路照明灯,清掏堵塞雨水井600个。在重要路口增设公共设施标识牌,将公厕、公园、停车场等地理信息上传APP地图,满足游客需要。积极购入高空作业车、管网疏通车等专用设备,及时修复、更换破损的市政设施,解决市民反映的道路不平、路灯不亮、管道堵塞、井盖丢失等热点问题,确保设施综合完好率达到95%以上。四是保持城市活力。在卓筒大道、花园干道、高速路口、体育公园等主要街道及重要节点摆放鲜花,组织人员对城区街道的行道树、绿化带进行修剪,对游园、街角公园的杂草进行清除;启动蓬莱商业街、蓬乐路、魁山公园等重要城市节点设施维修、更新,提升城市建设品质,满足市民对文明美丽城市的需求。
三、加大执法力度,推进执法体制改革
一是大英县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行,以科学高效、精细严格、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城市管理效率和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截止6月底,平台共受理案件信息21182条,实际处置21160件。二是创新“执法人员+环卫、执法人员+市民、执法人员+科技”管理模式,开展高速路出口乱象整治和“严管街”“示范街”的创建活动,以点带面,有效解决各类城市问题,城市管理能力明显增强,由常态粗放式管理进入数字精细化管理“大城管”时代。三是整合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城市管理执法等相关职能,设置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将涉及城市管理的行政处罚权统一集中到一个部门,城市管理工作更加专业化、系统。
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整体素质
充分利用县电视台、电台、城区LED显示屏、广播、网络、微信、QQ、报刊等传统与新兴媒体的宣传作用,并结合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广泛宣传“城市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等理念,大力倡导公民文明意识和道德意识,提高居民认识和参与度,努力营造广大居民关注公共设施建设和管理,支持公共设施建设的良好氛围。
大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8月7日
抄送:县委办公室、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纪委,县法院,县检察院,县人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