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安办函〔2019〕2号
大英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县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1号提案的复函
郭艳萍委员:
您在县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坝坝宴监管,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建议》(第1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强化责任落实,健全坝坝宴食品安全监管网络
依据四川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四川省农村自办群体性宴席管理办法》规定,进一步明确县食安办、县市场监管局、县卫生健康局、各镇乡、社区、村(社区)协管员在坝坝宴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职责,通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压实责任。进一步完善“县、部门、镇(社区管委会)、村(社区)、协管员”的食品药品五级监管网络,加大监管力度,实现重心下移、关口前移。
二、创建监管方式,提高坝坝宴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2018年3月,成立了大英县农村厨师协会。一是对自办席实行信息化管理。协会投入资金建立“管家婆”电子管理系统,将乡厨作为会员统一管理,并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系统端口接入各乡镇政府、社区管委会、各基层市场监管所和县市场监管部门,对乡厨承接的每场农村“坝坝宴”进行电子备案,方便监管部门实时现场指导和监管。二是加强食品源头管控。将协会作为农村家宴食材配送中心,对50余家供货商家产品进行统一购买、管理、储存、配送,源头规避农村家宴食品安全风险。三是保险兜住安全底线。协会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为乡厨统一购买1万元食品安全责任险、保额1500万元,化解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截至目前,大英县农村厨师协会会员单位已有74个厨师团队,187余名从业人员。今年1--7月,全县备案农村坝坝宴2403家次、43050桌次,基本实现办宴必备案,确保了农村坝坝宴食品安全零事故。
三、强化宣传引导,营造食品安全共治共享氛围
一是强化协管员协管。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聘请361名村、社区协管员,落实1200元/人/年的工作补贴,充分调动协管员工作积极性,落实协管员进村入户的宣传责任。二是制发《关于开展2019年全县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举办形式多样的“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宣传活动,制作宣传展板21个,发放各类宣传手册近4万本,发放宣传袋、宣传围裙等实用物品17000份。开展了食品安全进校园“大手牵小手”活动,通过学生提高家长的食品安全意识。在《大英专刊》开通食品宣传专栏,在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网络宣传平台上实时更新食品安全知识及创建动态,扩大宣传面,增加食品安全科普效果。三是各镇乡与市场监管所积极开展对乡镇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游厨及从业人员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培训,具体对食品采购、贮存、加工、留样、餐饮具清洗消毒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知识及《四川省农村自办群体性宴席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进行培训,规范其经营行为,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保障农村坝坝宴的食品安全。四是发挥新闻媒体、行业协会、人民群众等的监督作用,凝聚工作合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社会各方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四、健全应急机制,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重大风险
一是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大食药安办发〔2019〕2号),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责任和工作的重点,继续加强对农村坝坝宴食品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每月对镇乡、社区坝坝宴登记备案情况进行督促,汇总,了解全县坝坝宴食品安全情况。二是修订我县《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应急手册,组织开展应急管理培训,提高监管队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三是严格落实风险联合研判机制,定期召开食品安全风险研判会,今年已召开风险研判会2次,主要围绕网络食品、寺庙食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提出防控措施。四是建立区(县)之间的应急联动协作机制,积极应对网络舆情,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和举报投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县食安办牵头,加强与农业农村、发展改革、公安等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采取联合检查、联合执法等方式形成高压态势,对农村坝坝宴进行多渠道、全方位监控,有效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风险。
大英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19年7月30日
(联系人:唐宏基 联系电话:13795753575)
抄送:县政协提案委(2份),县政府办41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