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英新闻 首页 文件 政策文件 查看内容
真正让“遂宁效率”成为“遂宁品牌”

大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县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68号提案的复函

2019-7-4 00:00| 发布者: 大英县人民政府| 查看: 4| 评论: 0|来自: 县政府办    

摘要: {"原始ID":"02a95fa1e3954916b243a32d4ba60f3e","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4日","发布者":"县政府办     ","附件":[]}

大府办函〔2019〕79号

 

 

大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县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68号提案的

复  函

 

民盟大英县总支:

您总支在县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我县农村区域性养老中心建设及医养结合工作的建议》(第68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再次函复如下。

一、加强基础建设,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我县启动开展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以来,严格按照《大英县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要求,坚持“一中心、一清单、三支队伍”工作思路,不断创新运营机制,加强机构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全力夯实养老服务基础,构建县、镇(乡)、村三级区域养老服务网络。

一是建成县城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2个。分别在我县新、老城区各建设了1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通过招募专业社会组织管理运营,县城区社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达100%。

二是建成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11个。依托各镇乡敬老院建设镇乡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统筹负责辖区内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组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发挥资源整合调配、服务转介、人员培训、管理指导等功能,重点设置文化娱乐、康复护理、日间托老、短期托养等专业化服务项目,与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或老年活动中心形成辐射联动,逐步发展成为“枢纽式为老服务综合体”。

三是建成村(社区)区域养老服务站44个。新建或依托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协会活动阵地和老年活动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建立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站点,全面负责本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除提供文化娱乐活动外,逐步拓展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上门探视等服务,作为乡镇区域性服务中心的延伸和补充。同时,我县建成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63个,建成农村养老幸福院(含老年活动中心)62个,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11个,为老年人活动提供了便利场所,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二、推进医养结合,提升养老服务品质

一是推行医养一体化。积极探索“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养结合”的健康养老模式。一方面,在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探索“养中有医”模式。采用公建民营方式,由政府承建、社会资本参与,在公办养老机构县福利中心增设医疗机构,面向中高端服务群体提供医养服务。另一方面,在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探索“医中有养”模式。采用民建民营方式,由私人承建,在民办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面向社会老人提供医养融合一体式服务。

二是推行医养便捷化。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县级综合医院为补充,与辖区的各类养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由医疗机构向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定期巡诊、康复护理指导、突发疾病转送等服务。合作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老年人开辟就医绿色通道,为需要就医的老年人及时提供服务,确保老年人能够获得快速的医疗救治。全县12个公办养老机构按照就近就地、安全便捷的原则与所在地的基层乡镇中心卫生院、村卫生室签订合作协议,1043名入住老年人全部签定卫生保健服务协议。

三是推行医养个性化。建立健全老年群体动态管理数据库,全面掌握全县5.5万余名困难家庭老年人的基础信息及养老服务需求。各镇乡卫生院根据数据库信息,组织医生使用智能服务软件上门签约服务。签约过程简单、快捷,居民只需出示身份证即可在3分钟内完成“家庭医生”签约手续,协议有效期为1年,可为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慢性病监测、随访、健康教育等服务,为不愿进养老院的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全县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58个,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7.61万人,签约3.96万人,签约服务率达52%。

三、强化综合管理,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一)建管并举,狠抓区域养老发展。在强化区域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的同时,强化对各级区域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力度。2018年以来,通过引入5家专业类养老社会组织分别管理运营我县11个镇乡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辐射周边辖区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使区域养老服务设施在“服务对象、服务范围、服务内容、管理模式”等工作内容得以转变,形成政府主管、民政业务指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新型管理模式。

(二)加强协作,共推医养事业发展。加强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单位)之间协作,积极推动完善统筹联动机制。根据全县老年人群医疗服务需求和养老、医疗资源分布状况,制定《大英县农村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并为全县5.6万名60岁以上有养老和医疗服务需求的老年人制定工作台账,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体检、文化娱乐、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司法维权、应急助急等六大服务项目,实现“为老量服”。深入推进医养结合试点,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支持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多种形式的医疗养老联合体,支持养老机构开办老年病院、康复院、医务室等医疗卫生机构,取消养老机构内设诊所设置审批程序,实行备案制管理。

(三)着重培养,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明确养老服务人员技能标准和培训机构认定标准,探索实施养老服务人员岗位技能评价、资格认定、岗位补贴,健全职业技能等级与养老服务人员薪酬待遇挂钩机制。组织开展“孝亲敬老楷模”“最美养老护理员”等评选活动,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在为老服务、医养结合、科技助老等重点领域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人才,符合条件的可享受人才引进政策。依法保障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合法劳动权益,养老服务行业平均薪酬待遇原则上不低于上年度本县服务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对在养老机构就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执行与医疗机构、福利机构相同的执业资格、注册考核政策。建立养老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奖惩机制,全面提升养老护理队伍职业道德素养。

此复。

 

 

大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7月3日   

 

(联系人:邓楚枫;联系电话:0825-7801655)

 

 

 

 

 

 抄送:县政协提案委。


qrcode
手机扫码,畅快体验!

相关分类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