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县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83号提案的
复 函
民盟大英县总支:
你总支在县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对我县残疾人就业和权益保护工作的建议》(第83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复函如下。
一、强化宣传,舆论环境持续向好
一是围绕重大残疾人节日开展宣传。以“全国助残日”“全国残疾人预防日”“爱耳日”等节日为契机,利用电视台、报纸、微信公众号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残疾人事业和扶残助残典型人物,在全社会形成了扶残助残的浓厚氛围。二是围绕全县重点工作开展宣传。牢牢抓住各种契机,在人大常委会、政府常务会、总结表彰会、换届大会等相关活动中,通过制作电视专题片、宣传展板以及宣传折页等形式,对我县在残疾人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康复服务、文化体育、无障碍环境和法律维权等方面的政策、成果、典型进行全面展示,进一步扩大残疾人工作社会影响。三是围绕残疾人工作特色开展宣传。近年来,我县相继出台惠及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政策,并将每项政策结合残疾人的受益情况在电视台进行解读和宣传,及时把党的声音宣传到千家万户,在让广大残疾人了解各项政策的同时,也让社会进一步了解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和生活水平,从而使理解、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促使我县残疾人事业的社会影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二、用活政策,资金投入持续加大
一是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把握政策,聚焦重点,补齐短板,先后累计向上级争取各类资金1809.65万元,用于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维权、社会保障等事业建设。二是扩大残保金征缴覆盖面,实现应缴尽缴1456.97万元。三是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建设残疾人康复及托养中心。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水平。四是多方争取资金全部用于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向社会组织省福利基金会争取白内障复明手术项目1000例以及价值70.8万元的药品;慈善组织狮子会定向捐赠达盛源残疾工人防雾霾口罩50个。
三、多措并举,创业就业持续优化
一是强化培训,支撑残疾人就业。根据残疾人个人特点、市场需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残疾人技术培训27期,培训内容包含种养殖、按摩技术等方面,培训人员达3739人,培训覆盖率达90%。对学习盲人按摩技术的学员,积极为其推荐就业并提供创业培训,促使他们更加有效融入社会生活。截至目前,已推荐42人顺利就业,自行开店创业14人。二是拓宽渠道,促进残疾人就业。严格落实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制度,充分发挥年审作用,依法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对已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为已就业的残疾人缴纳各项社会保险,签订劳动合同或用工协议,并支付不低于我县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对于未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积极宣传国家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和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四川达盛源化纤有限公司率先试点创建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集中安置大英籍残疾人56名,并为其购买“五险”,切实保障残疾人工作生活。同时,为全面贯彻落实《大英县残疾人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在各镇乡、(社区)均设置一个残疾人公益性岗位,招聘一名残疾人专职工作者并为其购买“五险”;结合城市管理工作,在城区内建设5个“爱心亭”,累计安置残疾人36人次,采取基本工资加效益提成的方式,解决了部分残疾人家庭生计问题,人均月收入达1600元。三是落实政策,保障残疾人就业。大力推进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鼓励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大力发展种养殖业,进军电商领域,对有一定规模或有工商营业执照的残疾人进行就业直补。目前我县共有3325名残疾人实现居家灵活就业,其中1166名残疾人享受就业直补。针对部分有意愿就业,但缺技术、缺资金、缺物资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广泛实施扶持农村发展生产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项目,投入资金104.09万元为1972名农村贫困残疾人送就业创业资金、生产物资、劳动技术等,先行解决一批残疾人就业。
四、以人为本,权益维护持续改善
(一)完善体系,残疾人生活有保障。在普惠加特惠的政策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一是积极引导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并将全县重度残疾人和建档立卡的贫困残疾人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纳入政府全额代缴。二是积极为残疾人争取有关优惠政策措施,对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实行应保尽保,2016年制定并出台了《大英县成年重度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细则》,实施重度贫困成年残疾人单独纳入低保,全县共有9000余人次残疾人纳入城乡低保,占全县低保人数18.46%。三是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资助5500余人次残疾人购买居民养老保险。四是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县住房进行摸排,并且将残疾人危房全部纳入改造范围,截至目前已改造404户。五是投入70.7万元对全县367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
(二)精准施策,残疾人康复有保障。2019年出台了《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制度》《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意见》,基本实现辅具精准适配及残疾儿童应救尽救。投入资金近340万元购买轮椅、拐杖等辅助器具8000余件;投入资金156万余元为126名脑瘫儿童提供手术治疗或不少于6个月的免费康复训练;投入资金72万元为60名智力儿童免费提供不少于3个月康复训练;为12名听力儿童免费提供安装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并进行语言训练;投入资金60万元为600名白内障患者提供免费复明手术;通过康复服务,极大改善残疾人丧失或减弱的功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能力、劳动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健全机制,残疾人教育有保障。为充分保障残疾儿童能上学、上得起学,2017年制定了《大英县残疾学生助学金制度实施方案》,对残疾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实施全程助学,对341人次残疾学生发放助学金28.75万元。为方便残疾人入学,提高残疾人教育普及程度,根据《四川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年-2020年)》,我县积极推行融合教育制度,让残疾学生的教育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为补充,全面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80%以上。此外,大力支持特校发展,有效落实特殊教育学生各类补贴政策,每年资助特校学生生活补贴10万元,为特校安装自来水解决残疾学生饮水安全,拨付资金60万元用于特校新建学生食堂。
五、点面结合,扶贫工作持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