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盐井街道办事处:
为进一步坚守“赈”的初心,确保以工代赈项目管理标准化、制度化、流程化,近期,我局深入研究国、省相关政策文件,确定了群众务工组织、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项目公告公示、竣工验收和档案资料管理等21个要件参考模板,分别是:
1.用工需求和劳务报酬测算参考模板。项目业主单位应按照“能用人工的尽量不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的尽量不用专业队伍”要求,在项目可研报告(或实施方案)(或实施方案)中对劳务工程量和机械工程量予以区分,并专门设置项目用工需求和劳务报酬测算一章,参照模板(附件1)科学论证工程建设的务工岗位设置、用工数量和工时、岗前技能培训人员数量等,逐项测算劳务报酬发放标准及额度,切实加强对吸纳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效果的论证。
2.项目投资概算(预算)表参考模板。项目业主单位应在项目可研报告(或实施方案)的项目概算(预算)表中,参照模板(附件2)对每项具体工程发放劳务报酬金额及项目发放劳务报酬总额予以单列。
3.公益性岗位设置方案和资产折股量化分红协议参考模板。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以工代赈项目,项目业主单位要在可研报告(或实施方案)中论证公益性岗位设置的可行性,并参考模板(附件3)制定公益性岗位设置方案,明确岗位数量、职责、资金来源;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以工代赈项目,应与受益企业建立长效利益联结机制,参考模板(附件4、5、6),编制资产折股量化分红方案、签订资产折股量化分红协议,就业技能培训及培训工作计划表、签订群众就业协议。同时,要在可研报告(或实施方案)中对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务工岗前进行培训和利用务工岗位开展技能培训工作进行论证。
3.可研报告(或实施方案)的请示参考模板。项目业主要在给县发展改革局请示批复以工代赈项目可研报告(或实施方案)时应参照模板(附件7),文件中要包含(不限于)项目业主、建设方式,劳务报酬发放金额及占以工代赈资金比例、务工人数等内容。
4.群众务工组织工作方案参考模板。以工代赈资金计划下达后,项目业主单位应参照模板(附件8)编制群众务工组织方案,明确务工组织领导、务工管理、务工岗位、务工监督等工作任务,根据可研报告(或实施方案)细化务工岗位、数量及务工时间、务工报酬、岗前技能培训等内容。
5.招标、政府采购单列条款参考模板。采取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方式实施的以工代赈项目,在开展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时(附件9或附件10),应设置落地落实群众务工和足额发放劳务报酬的单列条款和实质性要求。项目业主单位与中标施工企业签订合同时参考模板(附件11),应在合同相关条款中明确劳务报酬发放金额及要求、务工人数等要求。
6.项目用工合同参考模板。项目施工单位(或项目理事会)应与务工群众参考模板(附件12)签订用工合同,明确务工岗位、务工时间、务工报酬、付款方等事项。同时,施工单位(或项目理事会)应为参与项目建设的群众购买不记名工地团体意外险。
7.群众务工台账参考模板。项目施工单位应参照模板(附件13)建立群众务工台账,做好群众务工考勤登记,并作为项目验收的核查重点。
8.应发劳务报酬村级公示参考模板。项目施工单位应每月核定务工群众劳务报酬和发放劳务报酬,参照模板(附件14)形成工资发放表,按程序报项目业主单位审定后在相关村村务公示栏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不少于7天,公示无异议后方能按程序发放。
9.劳务报酬发放台账参考模板。项目施工单位应参照模板(附件15)建立每月劳务报酬发放台账,每月发放劳务报酬,并由县发展改革局、项目所在乡镇政府、村委会逐级审定并签字确认。
10.就业技能培训台账参考模板。项目施工单位应利用施工场地、机械设备开展技能培训,参照模板(附件16)建立就业技能培训台账,并将台账作为项目验收的核查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