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川教厅办函〔2021〕20号)文件精神,大英县教育和体育局草拟了《大英县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公众如有意见建议,请于2023年10月24日前反馈至大英县教育和体育局。
联系电话:0825-7821045
电子邮箱:576953226@qq.com
通讯地址:大英县育才路39号
附件:《大英县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大英县教育和体育局
2023年10月18日
大英县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切实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川教厅办函〔2021〕20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三个为荣”目标,积极回应学生家长的现实需求和社会关切,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资源等方面优势,建立健全课后服务体系,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自愿选择原则。充分尊重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和意愿,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并签署自愿书,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要求学生参与。学生选择在校外参加课后服务的,学校要提醒家长选择有资质、有保障的课后服务机构。
(二)坚持公益普惠原则。不以营利和创收为目的,实行政府和学校支持、家长合理分担机制,向家长收取必要的运行成本费用,对参加课后服务的低保家庭、特困救助供养、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以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间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对象(包括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特殊困难群体学生减免课后服务费用。
(三)坚持公开服务原则。公开服务项目、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费用标准等事项,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
(四)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制定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各中小学校应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工作方案,积极稳妥推进课后服务工作,切实保障课后服务所需基础条件,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三、主要内容
(一)服务范围。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
(二)服务时间。一般为周一至周五下午正常行课结束后(寒、暑假及法定节假日除外),每天不少于2小时。具体时间由各学校根据实际自行制定。
(三)服务方式。以各中小学校为实施主体,具体工作主要由学校承担,实行自管自办的课后服务方式。课后服务以校内活动为主要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学校现有资源优势,可结合需要聘请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参与,严禁引进学科类的校外机构参与课后服务。学校要公示课后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时间、服务地点、人员安排、活动安排、安全保障、收费标准等,方便学生及家长自愿选择。
(四)服务内容。课后服务工作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强健学生体魄,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体能锻炼类。主要开展体能训练和各种体育活动。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类。主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思政、法治、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三是个性发展类。主要开展艺术、科普、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四是社会拓展实践类。主要开展拓展训练、社会实践等活动。五是课业整理辅导类。主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作业辅导,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专题辅导和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
(五)服务场所。课后服务场所原则上在校园内,以学校活动场地和设施设备为主,以校外爱国教育、廉政教育、科普教育等基地为辅。
四、工作保障
(一)落实经费保障。建立政府适当补助、家长适度分担的经费筹措机制,政府以适当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方式提供课后服务工作基本条件。严格落实《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定价目录(2021年版)>的通知》(川发改价格规〔2021〕237号)关于“辖区内公办小学、初中收费标准由县人民政府制定”的规定和《遂宁市义务教育课后服务经费管理办法(试行)》(遂教体发〔2022〕23号)关于“为在校学生提供课后服务收取的服务性收费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收取和管理,计入其他收入,并向缴费学生提供税务发票”以及“学校课后服务收入应纳入年度学校预算,统一管理,分账核算,未纳入预算的收入不得安排支出”相关规定,由提供课后服务的学校向学生家长收取部分成本费用,收费标准暂定为初中、小学均为160元/月•生,并可根据以后年度具体情况经县政府批准后予以调整,每学期按4.5个月,其中六年级、九年级春季学期按4个月计算,按学期交费,每学期末据实结算,多退少不补。课后服务经费实行统一管理,计入其他收入分账核算,主要用于课后服务人员劳务报酬、设备设施维修、水电消耗、课后服务的教师培训及学生活动经费等项目,并在每学期末公示收支情况,接受家长、社会、教师监督。各中小学校要切实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严禁以课后服务为名乱收费,若发现乱收费行为,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按程序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减免。
(二)严格监督管理。县教育体育局负责对全县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进行全面指导和监管,建立健全课后服务审核备案制度、经费管理制度、监督管理制度、考核评价制度,把课后服务工作纳入中小学校督导考核体系,不定期组织人员通过“四不两直”方式对课后服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追踪复查,确保规范运行。完善课后服务工作流程,实行学校制定课后服务方案、县教育体育局审核、学校公示、学生选择、家长申请、班级审核、校长审定、学校组织实施的课后服务管理工作机制,确保课后服务有序实施。
(三)坚守安全底线。学校是课后服务的主体,学校主要负责人是课后服务的第一责任人,务必认真履行好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要建立健全课后服务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课后服务人员责任,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要加强师生安全、卫生意识教育,与家长签订服务协议,明确学校课后服务管理制度、服务内容、服务形式和服务时间;要强化活动场所、设施设备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制定并严格落实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和应急预案措施;在校外开展课后服务时,要加强应急、公安、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协调配合,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家长是课后服务的重要责任方和重要参与方,要与学校共同担负课后服务时段学生的监护责任。
(四)深入宣传引导。各有关部门和学校要做好课后服务政策宣传,引导学生、家长、社会正确认识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课后服务工作的共识,努力营造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的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确保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有序顺利推进。
本方案自出台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原《大英县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大府办函〔2019〕108号)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