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年大春生产以来的气象条件
(一)气候概况
3月上旬至8月上旬,全县平均气温22.9℃,较常年偏高0.5℃;入春较早、春播无明显低温;7月上旬至8月上旬高温日数略偏多,但高温过程持续时间不长、极端高温强度不大,热害明显轻于去年同期。我县累计雨量635.4毫米,与常年比较正常或略偏多;各阶段降水均有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初春降水及时、雨量充足,基本无春旱;初夏降水日数基本正常,但降雨强度小,夏旱持续时间长、范围广;7月上下旬各有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雨量充足,伏旱显著轻于去年。总日照时数790小时,较常年略偏多,各关键农时农事季节无阴雨寡照。
(二)各阶段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1.冬末春初气温回暖早,降水及时,无春旱,适宜大春播栽;大雨开始期早,为抵御初夏干旱奠定了一定基础。
今年冬末春初气温回升依然较快。2月24日起各地气温稳定回升至10℃以上,入春时间较常年提前10天左右,比去年早2天。3-4月期间,平均气温17.5℃,较常年偏高0.7℃,气温波动较大,但无低温影响;两月总雨量101.3毫米,较常年偏多3成,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有少雨时段,但降水及时出现,未形成春旱。4月21-22日普降大到暴雨,各乡镇雨量达到40-80毫米,为大春作物苗期生长及水稻移栽、抵御初夏干旱奠定了较好基础。
2.初夏雨量显著偏少,夏旱持续时间长、发生范围广,但关键时段有降水补充,对减轻夏旱的影响与危害有积极作用。
5-6月,我县累计雨量为102毫米,较常年偏少5成,全县均出现了夏旱。≥0.1毫米雨日数27天,接近常年;5月6-11日、18-22日、26日、28日,6月1-5日、15-17日、20-21日、28-29日降了小雨或中雨,雨量虽不大,但仍对补充浅层土壤水分有积极作用。据6月下旬调查,大部分水稻长势正常,田间封行情况较好;水源条件较差的地方,水稻移栽期较迟,有返青分蘖期缺水现象。中低台位的旱地作物长势正常,坡地作物有卷叶、萎蔫,有的玉米在大喇叭口期受到夏旱影响,果穗短小、秃尖比大、稀癞增多。
3.7月以来降水及时,雨量充沛,高温伏旱显著轻于去年同期,有利于大春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
7月上旬至8月上旬,我县累计雨量为430毫米左右,较常年偏多4成,而去年同期大部分区域不足150毫米。7月3日、26-28日各出现了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两次暴雨出现及时,且覆盖范围广,农田水分得到有效补充,工程蓄水大幅度增加,对水稻、迟春玉米、夏玉米灌浆充实有利。7月上旬后期至下旬前期为气温偏高而雨量异常偏少时段,仍有一定干旱影响,如大豆、红苕生长缓慢,部分田块缺水等。另外,7月的两次暴雨过程中,部分地方降水强度和累计雨量都比较大,沿江沿河及地势较低的地方有一定洪涝灾害,暴雨天气也为稻飞虱等迁飞性害虫的迁入落地创造了适宜的环境条件。
7月上旬至8月上旬平均气温为28.9℃,较常年偏高约0.38℃,较去年偏低1.5℃;极端最高气温在38 ℃ -39℃之间,低于常年和去年;日最高气温大于35℃的高温日数21天,较常年偏多6天,较去年偏少11天;高温过程持续时间在3-5天之间,而去年同期单次高温持续时间多在10天以上。由此可见,今年盛夏前期高温影响显著轻于去年同期(近两年7月上旬至8月上旬高温分析见表1)。
表1.近两年7月上旬至8月上旬高温分析
平均气温 (℃) |
极端最高气温 (℃) |
日最高气温≥35℃高温日数(天) | |||||||
2023 | 2022 | 常年 | 2023 | 2022 | 常年 | 2023 | 2022 | 常年 | |
大英 | 28.9 | 30.4 | 28.1 | 39.2 | 40.0 | 40.8 | 21 | 32 | 15.4 |
预计未来一周(8月12日-18日)我县平均气温29.5 ℃ -30.5℃,较常年偏高2℃左右;总降雨量45毫米左右,较常年正常略偏多。12日有中雨,局地大到暴雨;17日-18日中雨,局地大雨;其余时段以多云或阴间多云天气为主,多分散阵雨或雷雨。建议:
1.抓住晴好时段做好已熟作物收晒入库。
2.继续做好大豆、水稻、红苕等作物的田间管理。
3.根据各地实际适度做好蓄水保水。
2.继续做好大豆、水稻、红苕等作物的田间管理。
3.根据各地实际适度做好蓄水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