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英新闻 首页 文件 政策文件 查看内容
真正让“遂宁效率”成为“遂宁品牌”

大英县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全县学校周边交通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2021-6-18 09:09| 发布者: 大英县人民政府| 查看: 13| 评论: 0|来自: 县安委办

摘要: {"原始ID":"c175c6674eaa49319c75f102a1476894","发布时间":"2021年06月02日","发布者":"大英县政府门户网","附件":[]}

 

大英县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印发《2021年全县学校周边交通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盐井街道办事处,县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

现将《2021年全县学校周边交通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各镇、园区、街道、县级有关部门结合自身职责抓好工作落实。



大英县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6月2日         


2021年全县学校周边交通环境

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为深入推进全县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和四川省加快推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切实加强接送中小学生和幼儿(以下简称“学生”)车辆交通安全管理,保障学生出行安全,根据遂宁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全市学校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遂宁市教督委办〔2021〕15号)部署,结合全县交通管理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集中排查治理,对所有校车和校车驾驶人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彻底消除校车源头安全隐患,杜绝不合格的车辆和人员提供校车服务;通过全面摸排学生乘车情况,全面掌握参与接送学生的车辆相关情况,并建立起管理台账;通过对校园、幼儿园周边和校车、接送学生车辆集中整治,严查一批校车、接送学生车辆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确保不发生涉及学生的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涉及学生的道路交通事故起数、伤亡人数同比均有所下降。

二、工作措施

(一)深入细致排查所有校车、接送学生车辆,切实摸清底数。学校、幼儿园和各镇(园区、街道,下同)会同县教育体育局对校车、接送学生车辆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接送学生车辆开展一次全面摸排统计,确保底数清、情况明。

1.以3名及以上学生共同搭乘的车辆为重点,发动学校老师通过召开家长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详细了解掌握学生上下学交通方式和乘坐车辆的基本情况。(牵头部门:县教育体育局,责任部门:各中小学校、幼儿园)

2.各镇发动村(社区)组织干部逐户了解掌握用于接送学生上下学的各类车辆基本情况并逐一建档。(牵头部门:各镇、各园区、街道)

3.组织交通民警、辅警集中到中小学调查统计接送学生车辆的情况,认真收集车辆、车主和驾驶人、承运学生的基本情况。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有关加强管理的建议报告当地党委、政府领导,通报教育行政部门。(责任部门: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各农村交警中队)

(二)坚决采取果断措施,整改车辆安全隐患在全面掌握真实情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及时整改隐患。

4.对货车、拖拉机等非载客汽车接送学生的,严格依法进行处罚;对使用拼装或者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接送学生的,依法收缴、强制报废,并通报教育行政部门。(牵头部门: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责任部门:各农村交警中队)

5.对校车、接送学生车辆存在非法改装、改型、拆卸或加装座椅的,一律扣留车辆,责令恢复原状,未恢复原状前不得用于接送学生。(牵头部门: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责任部门:各农村交警中队)

6.对已取得使用许可的校车开展一次集中检查,重点检查校车标识是否齐全、安全设施是否齐全有效。对校车标识缺失以及灭火器、安全锤、安全门、卫星定位装置等安全设施不全的,一律停运整改,整改合格后方能继续营运。(牵头部门: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责任部门:各农村交警中队)

(三)全面开展驾驶人核查教育,确保不漏一人对校车、接送学生车辆驾驶人逐一见面核查、教育,坚决清理不合格的驾驶人。

7.逐一核查校车、接送学生车辆驾驶人的准驾资格、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记录,全面排查逾期不参加审验、交通违法未接受处理、违法记分累计超过12分等不合格驾驶人,发现不合格驾驶人立即通报相关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接受处理。(责任部门:县公安局交警大队)

8.对因交通违法、交通事故等原因不再符合《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第23条规定条件的校车驾驶人,坚决注销其校车驾驶资格,及时通报相关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责任部门:县公安局交警大队)

9.要对所有校车、接送学生车辆驾驶人开展一次面对面的宣传教育。要将3名及以上学生共同搭乘的车辆作为重点,告知车辆所有人及驾驶人严禁超员载客。要组织校车、接送学生车辆驾驶人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片,学习职业道德准则和文明交通常识,通报交通事故情况,提醒其安全文明驾驶。(牵头部门:县教育体育局,责任部门:各中小学校、幼儿园)

(四)排查交通安全隐患,保障通行安全。县教育体育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对校车、接送学生车辆通行路线以及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隐患进行一次集中排查。

10.对校车行驶线路和校车停靠站点进行一次集中排查,设置完善校车站点标志标线和停车让行标志标线。(牵头部门: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责任部门:各农村交警中队)

11.对校车、接送学生车辆经过的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危险路段,缺少防撞护栏、减速带、提示警告标识标牌等安全设施,存在交通安全严重隐患的,立即报告当地辖区政府安委办提出消除隐患建议,通报县交通运输局。(牵头部门: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责任部门:各农村交警中队)

12.清理整治校园、幼儿园周边道路违法停车问题,完善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车辆减速设施,科学施划校车专用停放区域,为学生上下校车创造安全、便捷的“绿色通道”。(牵头部门:县教育体育局,责任部门: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各农村交警中队、各中小学校、幼儿园)

(五)加强路面管控,严查突出交通违法。县交通运输局、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建立联合执法工作机制,严查校车、接送学生车辆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13.深入推进学校门口交通秩序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学校门口交警护学岗建设,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维护和上下学高峰交通指挥疏导,确保校车、接送学生车辆的安全通行,严查学校门口及周边道路超速、“闯红灯”、“闯禁行”、不按规定避让校车等违法行为。对频繁在学校、幼儿园周边出现的面包车、商务车,要将其列为重点管控车辆,对驾驶人开展嫌疑调查,并会同县教育体育局、学校和幼儿园对学生家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牵头部门: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责任部门:各农村交警中队、县交通运输局、县教育体育局、各中小学校、幼儿园)

14.结合公路违法超员和违法载人专项治理“百日行动”,紧盯学生上下学及放假返校等重点时段,以校车、接送学生车辆集中通行的路段为重点,集中调用警力,加强巡逻管控和路面检查,严查超员、超速、货车违法载人、校车不按审定线路行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对发现接送学生车辆涉嫌非法营运的,立即移交县交通运输局处理。对学生上下学乘坐非法车辆问题突出的,及时报告当地党委政府,通报教育、交通等部门,推动解决学生上下学乘车难问题。(牵头部门: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责任部门:各农村交警中队)

(六)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开展警示提示。县教育体育局、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学校、幼儿园等单位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助推专项整治,增强整治效果。

15.各单位要采取面对面宣讲、互动式体验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师、学生及家长、校车驾驶人、随车照管人员的安全守法意识、自救自护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要通过“双微一抖”、电台、电视台等各类媒介,广泛发布交通安全出行常识和提示信息,引导学生不乘坐超员车、非法营运和货运车辆,劝导家长不租用不合格的车辆和人员接送学生,骑乘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等自觉佩戴安全头盔、驾乘汽车自觉使用安全带。(责任部门:县教育体育局、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学校、幼儿园)

16.整治期间,各单位要积极协调新闻媒体,精心策划宣传攻势,营造有利的舆论氛围。要组织新闻记者随警报道,及时曝光一批涉及接送学生的典型交通违法和事故案例,提高执法震慑力,增强安全警示提示效果。要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心和大力支持,公布举报方式,鼓励群众举报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超员等严重交通违法。(责任部门:县教育体育局、县公安局交警大队)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强化专项整治组织领导,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抓好工作落实。

(二)积极争取支持各单位积极主动向辖区党委政府报告,争取各级领导重视和支持,加强协作配合,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分工协作,共同做好整治工作。

(三)对标对表整治。各单位要严格按照《2021年上期全县校园及周边隐患排查汇总表》反映问题,逐一排查梳理,建立好整治责任清单,抓好措施落实,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四)加强信息报送。各牵头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信息报送工作,于6月10日前完成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排查工作,报送排查整治统计表;每月16日前报送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小结及佐证资料;7月5日前报送阶段性工作情况,12月17日前报送年度工作总结。工作中查获的典型违法案例请及时报送。县安委办将该项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季度动态考核,对工作好的给予通报表扬,做得差的将给予通报批评

联系人:蒋玉梅   7820296    

邮箱:357905464@qq.com

 

附件1:遂宁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文件

附件2:2021年全县部分校园及周边隐患排查汇总表

 

 

     

 

 

 

 

 

 

 

 

 

 

 

 

附件1

 

 

 

qrcode
手机扫码,畅快体验!
12下一页

相关分类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