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蓬府发〔2022〕28号
大英县蓬莱镇人民政府
关于做好抗旱保苗和切实抓好晚秋生产的通知
各村、镇级各部门:
今年入夏以来,全省遭遇大范围长时间极端高温干旱天气,根据大英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切实抓好2022年晚秋生产的通知》(大农函〔2022〕108号)文件精神,为切实抓好农业稳产工作,稳定粮食面积,扎实做好抗旱保苗晚秋作物生产,现将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牢固树立“抗旱保苗夺丰收,大春失去晚秋补”的思想,按照“稳面、提质、增效”的总体思路,突出抓好秋洋芋,扩种秋大豆,多种秋季菜,发展秋杂粮。计划在全镇种植晚秋粮食面积9420亩,其中秋洋芋2330亩,秋红苕3200亩,秋玉米3100亩,秋大豆780亩;晚秋蔬菜1560亩,晚秋作物示范片160亩,为夺取粮食丰收而奋斗。
二、工作重点
(一)全力以赴,抓好抗旱保苗。各村要严格按照大英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全力以赴抓好抗旱夺丰收的紧急通知》(大农函〔2022〕116号)文件精神组织实施。一是水稻,要及时组织抢收,对栽植早、已经成熟的立即组织抢收,确保颗粒归仓;对栽植较晚、正处于孕穂至抽穂扬花期的水稻,要组织村民进一步加强水稻的肥水田间管理。二是夏玉米,要做好抗旱保苗,化学调控和辅助授粉等,确保玉米产量。三是干部要深入田间地块察看旱灾情况,凡有水源保障的地方,各村务必使用提灌站抽水抗旱保苗,若提灌站发生故障要及时做好检修,确保正常使用。四是做好旱情报送,每天下午3点前以总支为单位上报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中心汇总上报县农业农村局。
(二)持续推进撂荒地整治。各村要紧盯撂荒地整治目标任务,落实专人责任,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2022年11月底辖区内存量农户承包的撂荒耕地全面整治,并种上粮油作物;抢抓秋生产有利时机,千方百计确保新整治撂荒耕地主要种植秋粮、秋菜等作物,实现“愿种尽种”“应种尽种”。
(三)突出抓好秋洋芋。秋洋芋生育期短,采收时间长,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高,是晚秋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各村要因势利导,把突出抓好秋洋芋生产作为晚秋生产的重要方向,重点抓好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秋洋芋,积极扩大秋洋芋种植面积,确保全镇秋洋芋面积达到2330亩,实现省工、节本、增产、高效。
(四)大力开发秋大豆。秋大豆具有生育期短、价格高、市场销路好等优势。各村要积极引导群众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秋大豆,计划全镇秋大豆面积达到780亩,力争实现秋大豆1500亩。
(五)稳妥扩大秋季菜。根据气候特点和市场需求,引导农民稳妥发展秋季菜。充分利用各类栽培设施,开展集中育苗,积极推进规模化保护地栽培。同时大力开拓市场,积极发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等新模式,组织企业发展加工型蔬菜,搞好订单生产。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为了加强抗旱和抓好晚秋生产的领导,镇、村分别成立抗旱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10~15人的抗旱工作队。镇级成立以镇长何菊华同志为组长,人大主席姚山同志、副镇长熊柱华同志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各村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组建抗旱队伍,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旱保苗和抓好晚秋作物生产工作中,指挥和引导村民全心投入抗旱保苗。各村应根据文件精神认真落实,抓好晚秋生产夺取全年粮食丰收、促进农民增收,要把晚秋生产任务分解到组、到农户。同时,要加强宣传和引导,镇挂片领导、驻村工作干部要到村组织和指导抗旱和抓好晚秋生产,把晚秋作物当成一季正种庄稼来抓,做到发展上有目标,工作上有安排,措施上有保障,宜粮则粮,应种尽种,充分挖掘晚秋粮食生产潜力。要加大宣传发动力度,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晚秋生产的积极性,确保多种、种好晚秋作物,圆满完成全年增产增收目标任务。
(二)开展分类指导。晚秋作物种类多,生产周期短,技术性强。及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重点推广秋洋芋脱毒早熟良种,深沟高厢,带芽下种,增施有机肥;秋大豆适时早播,开沟排湿;秋玉米适期播种,合理密植,防治草地贪夜蛾为重点的病虫害;秋红苕深沟高厢,早栽密植,一次全苗;秋菜营养钵育苗,深沟高厢,重施底肥,合理追肥,科学防治病虫等综合配套技术。
(三)加强示范带动。各镇(街道)要强化服务意识,及早做好今年晚秋生产规划,做好生产所需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等物资组织供应;抓好晚秋示范片建设,每个村要有50亩以上的示范点,镇级示范片160亩设在桅杆坝村。通过“点面结合,示范带动,以点促面”的方式,现场示范,样板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