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盐井办〔2022〕163号
大英县人民政府盐井街道办事处
关于印发《盐井街道地震应急处置方案》的
通 知
各村(居)民委员会、各办(站、所、室、中心、片区):
《盐井街道地震应急处置方案》已经街道办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大英县人民政府盐井街道办事处
2022年9月13日
盐井街道地震应急处置方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盐井街道地震应急指挥部
为贯彻落实上级工作指示精神,在县指挥部的指导下,直接组织、指挥、协调本辖区地震应急抢险救灾工作,盐井街道成立街道办地震应急指挥部,由盐井街道党工委书记、街道办主任任双指挥长,分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任常务副指挥长,其余领导班子成员任副指挥长。成员由街道办内设机构、县派驻站所、企业、学校负责人及各村(社区)书记组成。
(二)盐井街道地震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盐井街道地震应急指挥部下设盐井街道地震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盐井街道社会治理和应急管理办公室,由分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兼任地震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盐井街道社会治理和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兼任地震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盐井街道社会治理和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地震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日常事务。抢险应急值班电话0825-7976600。
盐井街道地震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职责:宣传贯彻国家有关地震抢险工作的法律、法规、法令和方针、政策;落实盐井街道地震应急指挥部的指示和部署,积极牵头组织有关成员单位或村(社区)进行应急抢险;核实、上报地震灾情及提供决策依据;承担盐井街道地震应急指挥部日常事务。
(三)专项工作组
综合协调组
组长:唐仕兵
主要职责:协助指挥长工作,负责盐井街道地震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及时准确传递灾情信息和地震抢险指令;组织信息会商;负责向上请示汇报和调派物资、支援抢险;负责落实上级指挥部的指令和对接外部救援抢险队伍入场等工作;负责宣传报道;收集、报送受灾情况;决定地震抢险救灾的其他重要事项。
抢险救援组
组长:但 宝 高 军
主要职责:负责抢险救灾工作,地震发生后,迅速集结应急救援队伍,调集地震抢险物资、设备和设施赶赴受灾现场,负责针对各受灾点的具体情况制定可行的抢险排危方案,并组织实施;对被倒塌围困人员实施紧急救护,组织老弱幼人员和重病(伤)员转移外送;全力做好地震抢险工作。
医疗救护组
组长:宋 刚
主要职责:在地震抢险救援过程中发现的受伤人员和疫情实施救治、防治,提出人群隔离范围建议,对现场进行采样、消毒及防疫处理,重伤员送达医院救治。负责组织医疗设施、医务人员和防疫设施及药品,制定详细的医疗救护、疫情防治方案,并组织实施。
后勤保障组
组长:李 超
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动员地震发生后仍未解除危险的村民以及其他人员疏散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危急时可强制组织避险疏散;负责救灾安置、卫生防疫;负责受灾群众临时安置;负责抢险救灾和生产、生活保障;组织必要的生活用品、设施,保障紧急情况下受灾群众和抢险队员的生活物资储备、调拨、分配。
警戒疏散组
组长:邓云龙
主要职责:负责做好地震灾区的治安管理,保证抗灾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地震抢险救灾的安全、警戒和保卫工作,维护灾区的社会治安秩序,妥善果断处置各类突发性和群体性事件(苗头)。
善后恢复组
组长:彭述强 廖 勇
主要职责:及时组织灾后生产自救,指导群众做好恢复生产工作。支持鼓励群众自力更生,重建家园。
以上应急指挥机构成员名单见附件。
二、预防、信息报告
1.预防
利用多种方式宣传地震相关知识,提高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引导群众提高自建房防震强度。
针对街道辖区内的学校、医院、人员密集场所,加强地震演练,提高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险意识和能力。
2.信息报告
地震发生后,立即组织信息员收集各村(社区)、学校等受灾信息,主要包括倒塌房屋、受困及伤亡人数、重要设施损毁、道路损毁、通信、燃气、水电及水库水利工程等。当地村民委员会向盐井街道地震应急指挥部报告,电话:0825-7976600或者119、110。盐井街道地震应急指挥部立即报告县地震指挥部,电话:0825-7997119。
三、应急响应
1.人员排查搜救
地震灾害发生后,盐井街道地震应急指挥部迅速发动本地干部群众开展灾情收集和自救互救工作,组织盐井街道村(社区)两级抢险救援队伍开展入户排查和人员搜救工作。
2.医疗救治
组织医疗队伍抢救受伤群众,必要时建立临时医院或医疗点,实施现场救治;根据需要分流重伤员,请求上级援助异地救治;妥善处置遇难者遗体,做好遇难人员善后及家属安抚工作,及时开展群众心理疏导等工作。
3.群众转移安置
组织受灾和受威胁群众转移,鼓励群众投亲靠友,及时开放应急避难场所,设置临时集中安置点,对集中安置点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巡查。设立救灾物资集中接受点(库),筹调运送食品、饮用水、衣被、帐篷、折叠床和移动厕所等各类生活物资设备,按相关规定实施救灾救助。
4.应急交通运输
及时对灾区进行必要的交通管制,清除路障、疏通交通干道,开辟绿色应急通道,保障救援救灾工作需要。
5.卫生消杀防疫
对灾区饮用水、食品和药品开展监测、巡查和监督,组织开展卫生消杀和疫情防控工作,实行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日报告制度,做好死亡动物、医疗废弃物、生活垃圾和排污排泄物等消毒和无害化处理,严防各类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和蔓延。
6.社会治安维护
依法从严打击盗窃、抢劫和哄抢救灾物资,借机传播谣言制造社会恐慌等违法犯罪行为;在受灾群众安置点、救灾物资存放点等重点地区设立临时警务站,加强治安巡逻;做好涉灾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7.次生灾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