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英县从九个方面开展地下水综合治理,精准管控、深度节水,把地下水治理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抓实抓细,走好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
一是实施地下水分区管理。根据区域实际,将全县地下水管控区分为严格控制区、重点管控区、一般管控区,分区施策、精准管控。
二是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将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到生活、生产、生态各用水行业、用水单元。农业用地下水指标分解到乡镇、村社和用水户,落实到地亩,具体到每一灌溉轮次。
三是坚决落实以水而定、量水而行。推进国家节水行动和环境空间管控,城市发展、产业布局、农业生产、国土绿化要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相协调。坚持以水定地,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引导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构建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水定城,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作用,强化城镇开发边界管控。
四是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实施农业节水增效行动,推广节水新技术,建成一批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化节水型灌区。
五是深化水权水价改革。实行“基本水价+计量水价”和水价累进加价制度。建立健全水权交易制度,推进县域间、行业间、用水户间水权交易。
六是推进地下水超采区水源替代工程建设。在地表水源条件好的区域,规划地表水源工程,用地表水替代地下水,减少农业灌溉地下水取水量。有条件的区域探索利用现有湿地、河道、水系、蓄滞洪区,人工调配地表水回补地下水。
七是加强水源泵站管理。全县范围内禁止规划、新建地下水泵,已建水泵必须在取、回水井安装在线计量设施,必须同层等量回灌,防止地下水污染和水资源浪费。
八是强化地下水动态监测。利用已建地下水监测站点准确掌握动态地下水位,科学分析地下水位变化特征,研究调整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措施。
九是加快取水计量设施建设。引入金融和社会资本,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快地下水取水计量设施建设,提升取水在线监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