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二十大·奋进新征程
——大英县残联三举措助推民生实事落地生根
县残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紧紧围绕残疾人所期所盼,整合资源,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全年共救助0-6岁残疾儿童86名,超额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民生实事任务数的111.53%,提高了残疾人救助效率,推动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用实际行动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
一、强化宣传造氛围,增强意识渗透力。充分借助“全国助残日”“全国残疾预防日”等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单、QQ群及微信公众号推送等方式,广泛宣传《大英县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知晓儿童康复救助政策,确保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顺利开展。同时,通过一对一电话联系持证患儿家长,确保0-6岁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应救尽救”,努力实现残疾儿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二、精准救助抓落实,展示康复新成效。坚持专业化和规范化理念,通过“自选+推荐”模式由残疾儿童监护人择优选取省残联认定的定点康复机构。按照“应救尽救”原则,为86名残疾儿童提供了“一站式”康复救助,共投入资金170.75万元,其中,2名残疾儿童送到省八一康复医院进行手术治疗,84名残疾儿童送到省、市、县各定点机构进行为期不少于10个月的康复训练。充裕的康复时间、充足的资金保障、良好的治疗效果,达到家属中意、机构乐意、患者满意的新成效。
三、健全机制强监督,提高群众满意度。为提升全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质量,县残联邀请专家对定点机构进行随机检查,实地察看康复机构的教学设施和运营建设情况,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力争把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这一民生工程,打造成民心工程、亮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