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府发〔2022〕7号
大英县象山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2年象山镇安全宣传“五进”活动方案》的通知
为扎实推进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简称“五进”),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大力加强公众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整体安全水平,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论述,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推动安全责任落实,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加强公益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创新宣传方式方法,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增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二、目标任务
以安全发展理念更加入心、安全宣教阵地更加坚实、安全宣传机制更加健全、社会安全氛围更加浓厚和群众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更加提升为目标,通过体验式教育、常态化培训、分众化推送、全媒体宣传等方式,把安全宣传带进学校、企业、农村、社区、家庭,让安全意识真正深入人心。
三、工作重点
(一)安全宣传“进企业”。主要任务是做到“十个一”,通过加强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安全风险辨识警示、根植隐患排查治理文化、丰富安全文化活动、强化行业指导和互动等措施,推进安全宣传进企业,实现企业主要负责人亲自参与、安全培训全员覆盖、安全责任入脑入心、安全风险明明白白、安全规章严格遵守。(镇安办牵头,各重点企业具体组织实施)
主要措施:
1.健全机构。各企业将安全宣传教育纳入企业安全日常管理,与生产经营各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要设立一个安全宣传管理机构、制定一套企业安全宣传管理清单、发放一套安全学习资料、制作一本《员工安全示范手册》,推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增强企业防控安全风险和应急处置能力。
2.深化培训。各企业要通过多种途径,定期举办一次“安全大讲堂”,企业负责人亲自宣传讲解安全知识;每半年举办一次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定期组织职工、职工家属观看和交流。每半年组织一次安全应急培训演练,提高职工应急处置、自救互救能力。镇安办督促指导企业做好风险辨识防控、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
3.文化建设。各企业要打造一个安全文化示范宣传阵地。设置安全宣传栏和岗位安全标识,张贴安全宣传标语、风险警示公告、安全操作提示、应急处置措施和程序等;每年举办一次安全宣传活动,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等活动。
4.排查隐患。各企业要做好安全“吹哨人”和建立内部举报人制度,健全激励奖励机制,设立隐患线索举报平台,加大举报奖励力度,及时发现风险隐患,检举重大风险隐患和违法行为。
(二)安全宣传“进社区”。主要任务是做到“十个一”,推动社区安全宣传力量、安全宣传阵地建设,结合社区实际开展安全文化创建活动,借助安全宣传教育、隐患排查治理和灾害应急演练等,在重大节假日、活动中体现安全宣传内容,将安全元素和安全标示融入社区,推进安全宣传进社区,做到安全宣传人人参与、安全元素随处可见、安全文化丰富多彩、安全培训实实在在、安全行为养成习惯。(镇安办牵头,社区具体组织实施)
主要措施:
1.健全机构。社区要组建一个社区安全宣传管理组织机构、健全一套社区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发放一套安全学习资料、制定一份《居民安全手册》,增强社区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社区居民安全素质和应急能力。
2.深化培训。社区打造一个固定宣传文化阵地、每年开展一场应急演练、每季度开展一次居民安全培训、每月开展一次隐患排查,镇安办牵头推动社区安全宣传力量、安全宣传阵地建设,结合社区实际开展安全文化创建活动,着力强化安全宣传教育、隐患排查治理和灾害应急演练等工作,在重大节假日、活动中体现安全宣传内容,将安全元素和安全标示融入社区,做到安全宣传人人参与、安全元素随处可见、安全文化丰富多彩、安全培训实实在在、安全行为养成习惯。
3.配备人员。社区要建立社区专兼职安全宣传员制度,组建一支社区安全宣传志愿者队伍,从社区居委会、小区业主、志愿者等,选取熟悉社区和居民状况的人员,担任安全宣传员、监督员,鼓励社区党员、退休职工、教师等加入安全宣传志愿者队伍。
4.开展活动。社区要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安全生产月”“消防安全宣传日”等时间节点和“森林防灭火”“防汛”等季节性宣传工作特点,定期开展线上线下安全宣传教育、隐患排查治理和火灾、地震等群众性应急演练,提升社区居民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安全宣传“进农村”。主要任务是做到“十个一”,将安全宣传与乡村“大喇叭”、惠民电影、农民夜校、文化院坝、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室等相结合,开展安全宣传。通过丰富安全宣传形式、充实安全宣传队伍、聚焦高风险人群、结合乡村民俗文化,确保安全宣传进村入户、安全常识扫盲补漏、宣传形式精准有效、高风险人群重点关怀、民俗活动深度融入。(文化站牵头,镇安办参与,各总支负责本辖区范围内的实施)
主要措施:
1.健全机构。组建一个乡村宣传组织机构、成立一支安全宣传志愿者队伍、发放一套安全学习资料、制定一份《村民安全行为规范手册》,进一步增强农村地区群众遵规守法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
2.阵地建设。打造一个乡村安全宣传阵地,每年举办一次大型安全宣传活动,每半年进行一次安全警示教育、举办一次“村民安全课堂”,围绕阶段性重点工作,定期策划宣传选题,增强安全宣传“进农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开展活动。利用农闲、集市、庙会等民俗活动和农民工进城、返乡等时机,针对务工青壮年、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妇女和孤寡、智残障等不同人群,开展一次线上线下集中安全宣讲活动;通过举办一次安全应急演练,一次大型集体安全宣传“进农村”活动,为村民普及涉农危险化学品、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救灾以及消防、居家、农机、用水、用气、用电等方面的应急知识,实现提高群众安全意识,丰富群众安全常识。
(四)安全宣传“进学校”。主要任务是做到“六个一”,即一个校园安全宣传管理组织机构、制作发放一套安全学习资料、设立一门安全教育课、打造一个校园安全文化宣传阵地,每半年组织一次校园安全应急疏散演练,定期开展隐患排查),确保中小学生教育覆盖率100%,让安全课堂规范常态、安全文化浸润心灵、家校互动安全延伸。(辖区各中小学校、托幼机构)
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