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民发〔2022〕53号
关于治理农村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
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盐井街道: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破除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构建新型婚育文化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精神,进一步加大治理农村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的力度,推动移风易俗工作,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根据《四川省民政厅、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妇女联合会关于治理农村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通知》(川民发〔2022〕72号),《遂宁市民政局、遂宁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遂宁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遂宁市农业农村局、共青团遂宁市委、遂宁市妇女联合会关于治理农村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通知》(遂民发〔2022〕55号)结合全县实际,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强化教育宣传引导,培育现代文明风尚
1.加强法治宣传。各镇(街道)要全面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和各系统“八五”普法规划要求,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走进乡村(社区)“三个一百”主题宣讲活动,要把“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的规定宣传到位。
2.弘扬传统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婚俗文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婚俗文化回归优秀传统,让婚嫁彩礼回归初心初衷。要加强对微博、微信及短视频等自媒体的规范和引导,妥善处理不当渲染、过度展示陈规陋习的信息,依法处置虚假宣传;要充分利用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农民夜校等平台,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不拍摄、不传播、不转发涉及陈规陋习的图片和音视频。
3.建设文明乡风。持续推进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抵制高价彩礼 倡导婚嫁新风”“落实村规民约 推进移风易俗”等移风易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工作落地见效。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把推进移风易俗作为文明实践重要内容,引导群众坚决抵制婚丧陋习、高价彩礼、孝道式微和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
4.强化阵地宣传。要充分发挥婚姻登记机关阵地作用,通过播放视频,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宣传移风易俗,倡导婚事简办,自觉抵制高价彩礼。要加强绿色殡葬宣传,积极倡导慎终追远、厚养薄葬的殡葬理念。要充分利用村村响广播、文化墙、宣传栏、LED屏、标语横幅、新媒体等载体,刊播展示移风易俗公益广告,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5.丰富各类活动。组织开展“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活动,大力宣传移风易俗典型家庭故事和优良家风。充分依托线上线下“家长学校”阵地,积极发挥家庭教育指导师、志愿者作用,面向农村家庭开展培育优良家教家风等指导服务。充分发挥文化活动涵育滋养功能,加大文化下乡工作力度,采取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地方特色的形式,培育熏染农民群众道德情操,推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的养成。
二、积极开展试点工作,注重典型示范引领
6.大力推进婚俗改革。开展抵制高价彩礼,倡导文明新风活动,推动婚俗改革。各镇(街道)要积极推出遏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习俗的措施,助力婚姻家庭幸福稳定。要重视对婚俗改革的指导,及时总结推广创新经验和改革成果。
7.积极创新基层群众自治试点。通过试点先行、探索新路、示范带动,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借鉴、可复制的乡风文明建设经验,选择1个村申报省级试点。
8.深入开展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各地探索陈规陋习有效治理模式,发挥乡村治理典型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9.逐步推广家庭积分激励机制。组织各地深入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将移风易俗纳入积分内容,引导群众主动拒绝高价彩礼。
10.培树一批最美家庭典型。积极开展寻找“最美家庭”、评选“五好家庭”等活动,培树一批文明健康、移风易俗“最美家庭”典型,让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三、发挥群众自治作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11.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各镇(街道)要因地制宜、合法合规制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把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弘扬孝道、尊老爱幼、扶残助残、和谐敦睦等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在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现象严重的地方,指导督促村(居)民委员会将促进移风易俗的有关工作及内容具体化,将红白喜事聚餐(宴席)规模、标准,宰杀牲畜数量和种类,彩礼、礼金等上限在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中予以明确,引导居民共同遵守。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监督和奖惩机制,注重运用舆论和道德力量促进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有效实施。
12.强化党员干部纪律约束。对农村党员干部建立婚丧事宜报备制度,加强纪律约束,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发挥表率和榜样作用,带头遵守村规民约(居民公约)。
13.充分发挥自治组织作用。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作用,推动陈规陋习的治理,营造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14.注重发挥新乡贤作用。要发挥退休人员、返乡大学生、农村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等新乡贤作用,积极鼓励其担任红白理事会等类似机构的负责人或成员。
四、倡导简约婚俗礼仪,引导婚丧新办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