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统筹推进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动乡镇级片区应急体系专项规划编制,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述,聚焦“成渝之星”建设,以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为总牵引和主抓手,结合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参照《四川省乡镇级片区应急体系规划编制要点(试行)》,启动乡镇级片区应急体系专项规划编制,全面掌握本区域灾害种类、安全风险、重大项目规划、群众诉求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现状,摸清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救灾的底数,同步推动专项规划与乡镇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的深度融合,增强片区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应急救援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和社会共治能力。
二、工作任务
(一)组建工作专班。按照“县级主体、乡镇参与”工作原则,县级成立由应急管理部门牵头,涉及应急管理的有关部门参加的应急体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专班。县级工作专班要会同发展改革、公安、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水利、气象、消防等部门搭建编制团队,邀请乡镇级干部和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信息化建设等领域专家参与编制工作。
(二)明确编制要求。充分结合本地主要灾害风险和应急体系建设实际,在深化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合理规划未来5至15年应急体系建设目标、建设任务、重点项目和工作,以“县为单元、乡镇片区为专章”编制应急体系专项规划,进一步理清乡镇级片区应急体系专项规划的定位、目标和编制思路,在优化空间布局、统筹应急资源、细化管控措施的基础上形成专项规划,通过组织专家审查,充分征求地方、部门、乡贤和群众的意见,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实现多规融合。通过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和乡镇之间的沟通协调,及时共享信息,处理好专项规划与乡镇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专家论证、部门协商和地方党委政府决策等方法,构建多规融合的工作机制,抓好专项规划与乡镇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的深度融合,确保专项规划重点工程项目矢量数据与乡镇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保持一致、精准融入。
(四)全面展开规划。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分2022年上半年、2022年下半年和2023年上半年三个批次启动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与乡镇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同步完成编制任务。在确保工作质量前提下,鼓励技术力量较强、工作基础较好的地方加快规划编制步伐、深化规划内容,提前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及时汇总工作经验,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专项规划编制模式与多规融合工作机制。
(五)保证工作质量。对专项规划进行严格审查把关,确保规划符合实际、达到充分衔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根据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关于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工作方案的要求,理顺片区应急管理体系,突出中心镇建设,提升片区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应急救援能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社会共治能力,有效推动基层应急体系和应急能力现代化,确保规划有效实施。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级工作专班要履行主体职责,建立会商会办机制和“周报月调度”机制,即每周报工作进展,每月进行一次调度,及时听取专项规划编制、审核、融规等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安排阶段性重点工作。
(二)强化人物保障。县级工作专班要采用举办专项规划研修班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干部和规划人员的培训力度。派出骨干人员,加大技术帮扶力度,做实做细前期调研、专题研究和规划方案制定等相关工作。要做好经费保障,落实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经费和工作专班集中办公场所,确保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任务按期完成。
(三)鼓励多方参与。县级工作专班可采用购买第三方服务等方式,邀请具有规划编制经验、熟悉应急管理业务的企事业单位、设计单位、科研机构、高校等作为专项规划编制的技术支撑单位,指导地方搭建基层干部群众、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乡贤能人参与的编制团队,在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凝聚各方智慧的基础上,全面提高专项规划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