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质产业促扩面。全力以赴狠抓粮食生产,以实施“天府菜油”暨产油大县示范县项目为抓手,启动万亩粮油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建设行动,着力打造核心示范基地 5000亩,大力发展精品粮油10万亩。有序有效推动8万亩大豆种植任务落实,推广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3万亩。目前,完成全县水稻移栽11.1万亩、玉米播栽24.4万亩、大豆种植5.9万亩,复垦撂荒地2.42万亩。
二、要素赋能促动力。统筹涉农项目9个,整合资金24417.66万元,加强政策扶持和项目支撑,保护耕地激活要素。今年以来,建设高标准农田2.91万亩,整治提灌站193座、渠道11.49km、堰塘和蓄水池11口。结合粮食任务加大惠农政策扶持力度,已兑付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661万多元,补贴粮食29.6万亩,兑付农机购置补贴58.56万元,充分发挥了家庭农场、农民专合社引领带动作用,提高群众种粮积极性。
三、科学田管促增产。突出“增、间、套、围”,因地制宜选择种植模式,优化耕作模式,提升土地利用率,促进扩种、增种保面积。推行水分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等旱作农业高产技术,加强水稻、玉米、大豆等大春作物的肥水管理、病虫防治等田间管理,做好防涝防汛和抗旱工作,确保粮油稳产增收。全县病虫防治22.5万亩次,病虫防治物资储备10余吨,全年粮食预计增产0.2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