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着力推动大英公安行政审批服务理念、制度、效能、作风等方面的深层次变革,尽最大努力方便群众企业办事创业和万众创新。大英县公安局全力打造放管服改革升级版,在全县实行“一窗通办”,为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一、聚焦“三个需求”谋划改革。一是聚焦政治要求。大英县公安局主动聚焦公安改革,坚持把推进“一窗通办”、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一号工程,持续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全力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二是聚焦群众述求。改革前,公安机关行政审批存在多个警种负责、县乡不同权等问题,群众办事需要到不同地方、不同窗口来回跑。大英公安实施“一窗通办”,让人民群众在全县范围内任何一个公安政务窗口都能办理公安所有审批事项,最大限度方便群众、服务人民。三是聚焦自我追求。针对改革前公安交警、治安、出入境、户籍等服务窗口各自为阵、数据不贯通、机制不健全、管理欠规范、证明材料多、服务效率低、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大英公安以“一窗办”为理念,推动公安政务服务思想理念变革、警种协同配合、数据共享共用、制度机制创新、纪律作风转变、窗口规范统一,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新时代公安机关的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
二、着力“三个打造”深化改革。一是打造窗口服务最优模式。按照“一厅汇聚、一警多能、一窗办理”的思路,持续推动行政审批大整合、部门职能大转变,业务数据大共享,加大自助设备投入和APP推广应用,将各警种直接面向社会和接待、服务群众的38项公安行政审批业务纳入县、镇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 “一窗通办”,实现由多头审批向综合审批转变、审批业务数据多重壁垒向高度融合共享转变、审核制办证向承诺制办证转变、管理型警务向服务型警务转变,真正让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只到一扇窗、只排一次队、最多跑一次。目前,全县进驻公安政务服务窗口13个,县镇两级公安窗口100%进驻同级政府服务中心,配备窗口服务民警42名、合同制警辅人员63名。二是打造营商环境最惠政策。持续推动政府放权、企业松绑、群众解困,除部分事权外,按照“应放尽放、放无可放”原则下放审批权限,县级审批权限已全部下放至乡镇;在全县推动交通违法处理、信息证明等10项业务进驻乡镇政务服务中心。落实审批流程最简方案,减免8项车驾管行政审批业务、6项出入境事项所需的身份证原件、取消7项治安户政事项的证明。坚持简单事情即时办、复杂事情限时办、紧急事情特殊办,2019年以来全县行政审批办理时限整体压缩70%以上。三是打造群众办事最佳体验。聚焦少跑腿、少花钱、少操心,全域办、一网办、一窗办、延时办、自助办、紧急办、预约办、上门办的“三少八办”要求,在2019年出台《大英县公安局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按照“应上尽上”的要求,全面推进“全程网办、不见面审批”,2021年全市网上预约办证600人次,提供网上查询服务3万余次,网上办理业务达700笔。开展了“代办服务、陪同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和绿色通道服务、每周七天工作制”等7项特色服务,努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厘米,推动行政管理服务呈现更精准、更便利、更贴心的良好局面。
三、突出“三个更加”提质增效。一是服务效率更加高效。持续在行政审批上做“减法”,努力做到环节最少、路径最短、程序最简,全自助办理业务占比达40%,全面提升了服务效率。2021年全县公安窗口业务办结时间压缩达50%以上,业务量同比增加15%以上,其中大英县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成为全县行政审批业务类别最多、最全的政务服务窗口。二是异地服务更加便捷。全县身份证补领换领、机动车年检、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往来港澳台团队旅游签注、车驾管等事项实现“全县通办”服务,公安业务证件“随处可办”。实现“家门口办”,节约了成本,减少了交通压力,降低了事故隐患。三是公安形象更加靓丽。成立警务服务工作组,建立工作服务、工作规范、考核考评、人员培训、行政审批备案授权管理等5个制度,汇编了政务服务工作流程,对全县公安政务服务窗口在工作机制、权责清单、服务标准、环境设施、形象标识、考核考评、监督管理、培训模式、工作流程九个方面进行规范统一,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公安机关服务形象更加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