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融信恒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副理事长叶青的陪同下,胡铭超一行参观了由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指导建设的温江岷江书院,听取了项目建设、运营和发展情况的介绍。该项目以“传播蜀学、传承蜀学、弘扬蜀学”为核心,依照传统书院建筑形制建设,处处以竹文化展现川西民居的地方特色,已成为一处独具蜀文化特色的消费新场景。
参观完后,胡铭超一行前往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参加座谈会,双方围绕贾岛文化挖掘、项目定位、项目策划等关键问题开展了深入的交流和沟通。
胡铭超表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前期对长江县遗址进行系统调查,成效明显,调查队采集到明清时期房屋建筑的地基条石及大量汉代陶片等,大英要充分利用文物考古调查新发现,立足优势、把握机遇、乘势而上。通过深入挖掘贾岛“推敲”精神文化内涵,认真加以提炼,上升到理性层面,就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结合乡村振兴,注重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相结合,文化振兴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摸清工作思路,精准文化定位。要突出文化差异,充分利用社会资本,走出一条“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全域旅游发展之路,让贾岛“推敲”文化走进生活,活在当下,造福社会,让地下文物活起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舒大刚表示,通过前期的交流和考察,双方就项目合作有了一定的共识和基础。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将进一步加强与大英的沟通交流,积极推动项目落地生根。紧紧抓住“推敲”这个“诗眼”,将儒学文化的“推”和佛学文化的“敲”有机结合起来,做好“推敲+”。利用现有的贾公祠等先行打造,做好文化资源引入。收集并展示进入巴蜀的唐代诗人的作品,打造独特的巴蜀唐诗之路。在古长江县城的遗址上,打造唐风小镇,广泛开展文化活动、讲好贾岛“故事”,扩大社会影响力。
胡铭超要求,要建立阆仙诗苑项目工作专班,通盘考虑,统筹推进,双方及时沟通交流。把文化核心即“诗眼”找准,认真收集与贾岛相关的资料、素材,推动策划更加准确、深入,以便指导后期规划。做好要素保障,包括打造点位和沿线周边风貌、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交通环境等。同时,希望能够在舒大刚教授团队的指导下,结合大英实际,双方目标一致的打造出高品质、高品位的阆仙诗苑,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大英的文化格局和文化品位,创新构建新的文旅IP,为大英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注入“催化剂”。
图为胡铭超(中)听取叶青董事长介绍岷江书院情况
图为舒大刚教授介绍项目策划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