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绿色通道,畅通援助途径。设立农民工法律援助受理窗口,实行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三优”措施;为请求支付劳动报酬、工伤赔偿、劳动合同纠纷等事项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办理程序;对重大、群体性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实行“容缺受理机制”,切实提高援助效率。2022年以来,共办理农民工讨薪案件107件,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170余万元,接待农民工法律咨询500余人次。
强化普法宣传,提高维权意识。2022年以来,深入在建工地、车站、广场、农贸市场等农民工主要集散地,采用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解答法律咨询等方式,开展农民工维权普法宣传活动共计20余场次,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解答咨询300余人次,利用“法治大英”微信公众号发布农民工维权案例35件。
实施“援调对接”,提升维权效率。将“法律援助+多元调解”理念融入法律援助全过程,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帮助当事人通过协商、调解等非诉讼方式化解矛盾纠纷,让调解先行,高效快捷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降低当事人维权成本。
善用“支持起诉”,拓展维权渠道。探索“法律援助+支持起诉”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精准配合,通力协作,共同推动法律援助与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有效衔接,拓宽保障农民工群体合法权益渠道,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