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雨代表:
您在县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郪江支流上游水源管控的建议》(代表建议第65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郪江流域有龙溪河、马力河、寸塘口河、古柏溪、通仙溪、黄腊溪、小蒜溪、瑰溪等8条支流在我县汇入郪江,其中龙溪河、马力河、寸塘口河、通仙溪、瑰溪、小蒜溪、黄腊溪等7条支流分别自三台、中江、乐至、射洪、安居等5个县区流入我县。郪江干流总长145公里,我县境内流长63公里,县境内流域面积588平方公里,占我县幅员面积的83.9%。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郪江及小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积极加强与上游地区的联系,建立联防联治工作机制,多方面开展协同合作,共同推进郪江及其支流水污染防治工作,切实改善我县水环境质量。今年1—8月郪江水质平均达到Ⅲ类标准,小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一、建立联防联治工作机制
2017年,县政府分别与中江县、三台县、射洪县、船山区政府签订郪江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治协议,在逐步统一环境准入条件、加强区域水环境保护、强化区域环境应急协作、共同打击区域环境违法四个方面开展广泛合作,成立工作协作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携手共同解决跨区域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2018年以来,召开县级层面联席会议3次,开展联合巡河3次。流域内的象山镇与上游射洪县涪西镇、三台县建中乡、中江县普兴镇3个镇乡签订了联防联治协议,通仙乡与上游射洪涪西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等,通过召开联席会议、联合巡河、设立河道漂浮物拦截设施等措施,扎实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着力保障郪江及其支流水质。
今年6月,遂宁市、德阳市、绵阳市三市市级河长邀请省河长办、省生态环境厅相关领导对郪江流域开展联合巡河工作,并在我县召开郪江河长制工作联防联控座谈会,郪江流域交界的大英、中江、三台、射洪、船山五个县区河长办负责人共同签订《郪江流域河长制领域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完善流域水污染防治合作机制。
二、合作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流域各县(区)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保持经常性工作联系,在水质监测、水资源调配、水污染防治等方面互通信息、协调沟通,共同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整治,推动郪江水环境质量改善。我县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多次与中江县对接,就冯家楼拦河坝问题进行反复磋商;今年3月,我局与中江生态环境局联合巡查郪江交界断面和中江境内支流苍山河水质状况,就联防联治进行对接联系,对郪江水质不稳定情况及河长制工作等方面进行了交流、研判;今年4月,有群众反映射洪县太乙镇畜禽养殖企业粪污直排小蒜溪,污染水环境,我县积极与射洪县相关部门联系,督促其对太乙镇22村刘一顺等7家养殖户进行了整治,消除了环境隐患。此外,在联合开展水质监测方面,我县与中江县、船山区联合对郪江上游山川村入境监测断面和下游漆家桥出境监测断面开展水环境生态补偿监测,监测频率每月一次,工作完成率达到100%,今年7月还与三台县联合对郪江支流龙溪河我县入境水质进行了监测。
三、综合整治流域水环境污染
制定《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英县工作方案》及年度方案,将水污染防治工作分解到县政府各工作部门,明确工作职责任务、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编制并实施《郪江(大英段)水体达标方案》和通仙溪、马力河、古柏溪等10条《小流域水体达标方案》;建立县、镇乡、村三级河(湖)长体系,扎实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和工业企业、畜禽养殖、城镇污水、饮用水源、水产养殖、河道采砂及侵占河道“六大专项整治”;科学划定畜禽养殖“三区”,全面实施养殖污染治理2.0版,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5%以上,大型养殖场达100%;积极开展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力争年内90%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和65%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0%。进一步完善乡镇污水处理厂和配套设施建设,将全县乡镇污水处理厂纳入全市生活污水处理PPP项目进行提标升级和管网改造,隆盛镇、回马镇等3处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已经于今年6月启动实施;县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顺利推进,年底将投入运行。
再次感谢您对我县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和支持,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县水污染治理能力将不断提升,水环境质量将持续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大幅改善。祝您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遂宁市大英生态环境局
2019年9月9日
(联系人:张琴 联系电话:7821773 )
抄送:县人大人事代表工委,县政府信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