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县始终坚守以工代赈政策初心,将“能用人工的不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的不用专业队伍”原则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从制度建立、监督检查、赈金监管、评价考核“四个全覆盖”,充分发挥“赈”的功能作用,获得群众的一致认可。自2021年实施以工代赈项目以来,解决当地就业200余人,发放劳务报酬184万元,人均增收9200元。
制度建立全覆盖,保障项目组织关。严格落实省市发展改革部门以工代赈政策要求,坚持高位推动、部门协同、乡镇负责,成立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担任组长,发改、水利、农业、乡村振兴、财政、交运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印发领导小组工作方案和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部门分工和乡镇责任,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调度,确保项目保障有力、建设有序。
监督检查全覆盖,保障项目质量关。监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抽调领导小组成员部门业务干部,组建监督专班,开展明察暗访,严管建设质量,督促建设进度,全方位、零遗漏纵向监督;推选村民代表、招聘项目监理、业主选派专人组成监管队伍,参与现场施工,监管项目质量,全覆盖、无死角横向监督。纵横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体系。
赈金监管全覆盖,保障项目效益关。突出项目赈济作用,建立劳务报酬“双向确认、多重审核”监督体系,劳务报酬按月发放,务工群众与施工单位每月互核劳务信息,村、镇依次审核,发改部门县级复核,确保务工信息、劳务报酬发放、转账凭证“三合一”无误,将劳务报酬足额发放作为资金拨付重要依据。
评价考核全覆盖,保障项目验收关。落实“三级验收制”,施工单位自验、项目业主初验、县级部门联合验收。县级验收前,县发展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和项目业主,召开验收准备会,明确验收程序、分解验收任务。验收时通过查阅资料、实地勘测、了解群众满意度,核实务工组织、报酬发放、工程质量等情况,形成验收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