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县乡村振兴局“三个坚决”
推动巩固脱贫成果“回头看”见实效
大英县聚焦“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加持续”目标,继开展4次集中排查后,县乡村振兴局以“三个坚决”的决心和行动,举全县之力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回头看”,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一、自上而下全员行动,坚决把责任落实下去。延续拓展“三级书记抓扶贫”成功经验,提级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县巩固拓展衔接专项领导小组组长,亲自调度“回头看”工作。县级干部担任前线“总指挥”。县委印发《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直部门(单位) 定点帮扶工作方案》,明确35名县级干部每人定点指导1—2个脱贫村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每个镇(街道)有3—4名县级领导挂片督导。镇(街道)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担任“主攻手”。明确要求,镇(街道)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每周至少1天(或两个半天)专题研判巩固脱贫成果“回头看”工作,实时对“回头看”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有效应对。帮扶干部担任“施工员”。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动员帮扶部门及全县4000余名联系帮扶干部,以“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为重点,进村入户深入开展情况排查,及时发现处理问题。县巩固拓展衔接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担任“督战队”。会同县委组织部、县委绩效办、县直机关工委,抽调业务骨干11名,组建3支专业队,从11月起开展常态督导,每周制发《专项工作通报》,点名通报部门(单位)问题41家(次),对其中34家单位扣减年度目标考核分3分,倒逼全县上下紧起来、动起来。
二、由表及里深度排查,坚决把问题摸排出来。结合实际细化“回头看”“十看十问”工作清单,紧盯三个重点方面,坚决把问题摸清摸透。紧盯“老问题”。针对数据质量、资料归档、政策宣讲等历年易发多发问题,集中开展“解剖麻雀”,以象山镇及所属凤阳村为典型,组织县镇村三级力量召开现场会,通过现场学习观摩和对照分析,切实提高“回头看”工作质量。紧盯“零问题”,对前期排查中未发现问题的37个村所在20名镇党政“一把手”,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进行约谈,树牢“没有发现问题就是最大问题”理念,切实打消思想顾虑,深度排查、发现、上报、整改问题。11月10日以来,全县新发现问题161个,累计发现问题246个。紧盯“新问题”,针对厕所革命、乡村治理、乡村建设等新增评估内容,及时调整工作方向,把人居环境整治等作为排查重点之一进行深入排查,先后发现环境卫生类问题43个,纳入全县问题总台账进行统一管理。
三、统筹结合标本兼治,坚决把成果巩固到位。坚持“改”“防”并重、治标治本,抓严“回头看”问题整改,切实巩固脱贫成果。坚持问题“改到位”。按照问题内容和性质,逐条研判分析问题整改难易程度、精准确定“立行立改”问题106个、“短期整改”问题140个并全程跟踪整改。截止11月26日,完成整改193个,剩余53个问题能够确保12月10日前整改完成。持续深化“再回头”。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竞进拉练”活动,从县委组织部、县直机关工委以及行业部门抽调业务骨干30名,对巩固脱贫成果任务较重村开展“模拟练兵”和“拉通排位”,活动结果作为县对镇(街道)年度评估考核的重要参考,再次倒逼问题排查及整改落到实处。精准谋划“提前量”。针对问题较多的饮水安全、环境卫生、住房安全、群众收入等问题,提早谋划并调整优化2022年度衔接资金项目,安排脱贫群众“短平快”产业发展资金奖补、厕所革命等针对补强资金800余万元,建立200万元规模防止返贫基金,确保了返贫风险早干预、早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