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紧盯“先进”学经验,高起点规划。认真编制“一带三园”“十四五”项目50个,聘请川师大规划团队对吊脚楼精品村、柑橘产业园进行规划提升,加强与四川大学食品学院战略合作,开发青花椒系列产品、延伸产业链条。
二是紧盯“目标”强推进,高标准建设。加快推动柑橘园区提档升级,整合资金2000余万元,撬动社会资本1700万元参与园区建设,改良金秋砂糖橘、明日见4000余亩,建设1000吨的气调库1座。加快申报“大英甜橙”地理标志,注册“盐橙”“卓筒红云”商标,全力推动柑橘园区纳入省级农业园区培育。
三是紧盯“重点”抓融合,高品质打造。积极打造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带,新建旅游风景廊道道边“花带”10余公里,绿色草坪2.6万㎡,吊脚楼村、桅杆坝村分别获评国家级、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凤凰山庄、绿山微湖累计吸引旅客9万余人次,实现门票收入320万元。
四是紧盯“关键”优带动,高质量推进。实施“筑巢引凤”“聚才引智”工程,回引在外务工人员9人返乡创业。聘请中科院柑橘研所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开展产业发展现场会、技术培训会500余人次。创新产业发展联农带农新模式,村集体经济突破91.86万元,带动农户增收700余元。